|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并非龍的嘴巴
涪江一個拐彎處的一片河灘
一個比喻
一個被河霧遮去了一小半的大圓
同樣是河灘,龍嘴子卻沒有盤龍壩、中壩那樣幸運,成為一座城市
河卵石,河卵石,河卵石,龍嘴子是河卵石的博物館
還有一種來自高山的叫羊巴萊的灌木,春夏生長,秋冬干枯
大洪水過后,受傷的羊巴萊向著一個方向倒伏,悲愴的壯觀,壯觀的悲愴,像被激情浩劫過的貝多芬的樂章
深冬時節,凍雨紛飛,或是雪花飄飄,飄在碧藍的江水里,落在枯干的羊巴萊身上,茫遠,蕭瑟
那是龍嘴子本色的風景
1976年學大寨,學沙石峪青石板上奪高產,問荒灘要糧,龍嘴子在炸藥包響過之后,在雞公車碾過之后,在人喚馬叫之后,變成了沙地
龍嘴子破天荒地長出了花生、土豆和玉米
收花生的場面像一支歡樂頌
“只許肚飽,不許懷揣”,龍嘴子初露共產主義的曙光
1981年8月,包產到戶的前夜,大洪水洗劫了龍嘴子,洗劫了初露的共產主義曙光,龍嘴子變回了荒灘,變回了河卵石的博物館
撈柴是龍嘴子一道獨特的風景
夏秋時
漲水天
人山人海,遮住了偌大一個河灘,遮住了半邊河
男人撈,女人背
也有女人撈的
所謂撈,就是踩在水中,將綁有繩網的長桿扎入深水里,等柴滿了,便收起來
不是浮柴,是沉甸甸的實柴
麻繩織的網,鋼筋做的圈,楓樹做的桿
為了撈到更多更大的柴,也有光了身子,水踩齊腋窩的
好柴只出在一兩個河段,人都往一塊攆
密密麻麻的人,密密麻麻的網子,密密麻麻的木桿
有撈到野生動物的,有撈到豬牛臘肉的,甚至有撈到死人的
撈到死人,往河里一推,死人便又跟洪水走了
很多人都吃過撈得的野物和臘肉
據說還有撈到領章帽徽和人民幣的
洪水滔天
人多了,滔天的洪水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撈柴多在雨天,密密麻麻的人還都戴著斗笠,披著蓑衣,披著塑料布
那些時候,龍嘴子就是一個世界
水送來喝,飯送來吃
夜里也不走,照著馬燈
也有夜里江水暴漲淹了整個龍嘴子的,亂腳踏水,一片大呼小叫
為了逃命,人們不得不放棄柴山,放棄背篼、馬燈和柴網
也有因涉水過深或起心太大為了抓住一根松木而被洪水卷走的
每每那時,人們只有目送的份
有騎在木頭上漂流一兩里路才沉沒的
救命的喊叫被濁浪撕得粉碎,彌漫著蚯蚓的腥味
公路邊立著一塊大大的鐵皮招牌,印著兩個大字——苗圃,沿小路下去,兩邊一排排半圓的水泥支架子,是塑料大棚
抵御嚴寒的透明薄膜拆去了,露出許多的盆景、花卉,郁郁蔥蔥,爭奇斗艷
這些遒勁的枝條,嬌艷的花兒,籠在若有若無的霧氣里,有些朦朧
我特別喜歡這樣如夢似幻的感受,太真切的現實,反而刺目
漁火衰退,特殊和緩
才子如夢,糾葛在遺失里,徑自吝惜
她是誰她從我身邊流過,她要行向何處,又會為誰而中斷
她如許動民心弦,讓人健忘又綿軟追趕
功夫輕輕劃過,塵世轉瞬又是好幾年
南邊的晚上,天際的云飄來蕩去,和風輕輕吹拂著路途兩旁那百里挑一的樹葉,深居紙醉金迷的喧鬧城市里的十足發端變得寧靜
生存,在背叛期的芳華里蹩腳著標新立異的向往,那些厭煩了拙樸滄桑里良莠不齊的斑駁陸離樓宇,迷惘了心中那些在功夫中輕輕流過的人和體驗過的事
難過時我不喜歡說話
我喜歡我不需要我一個人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