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目前在我國應用的自動焊機器人主要分日系、歐系和國產三種。日系中主要有安川、OTC、松下、FANUC、不二越、川崎等公司的產品。歐系中主要有德國的KUKA、CLOOS、瑞典的ABB、意大利的COMAU及奧地利的IGM公司。
我國自動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汽車、摩托車、工程機械、鐵路機車等幾個主要行業。汽車是自動焊的1大用戶,也是早用戶。早在70年代末,上海電焊機廠與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合作研制的直角坐標機械手,成功地應用于上海牌轎車底盤的焊接。“一汽”是我國早引進自動焊的企業,1984起先后從KUKA公司引進了3臺點焊機器人,用于當時“紅1旗牌”轎車的車身焊接和“解放牌”車身頂蓋的焊接。1、推絲式送絲方式:這樣的結構相對比較簡單、輕便,操作維修也很方便。1986年成功將自動焊應用于前圍總成的焊接,并于1988年開發了機器人車身總焊線 。

隨著工業向自動化設備轉型,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替代原有的工人上班。但是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時間過短,核心技術和部件技術落后,多依賴國外機器人產業巨頭,嚴重限制了國內機器人產業的高速發展。下面為大家介紹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有哪些。
(1)開放性模塊化的控制系統體系結構:采用分布式CPU計算機結構,分為機器人控制器(RC),運動控制器(MC),光電隔離I/O控制板、傳感器處理板和編程示教盒等。機器人控制器(RC)和編程示教盒通過串口/CAN總線進行通訊。六、加熱“減應區”法焊接前,在焊接部位附近區域(稱為減應區)進行加熱使之伸長,焊后冷卻時,加熱區與焊縫一起收縮,可有效減小焊接應力和變形。機器人控制器(RC)的主計算機完成機器人的運動規劃、插補和位置伺服以及主控邏輯、數字I/O、傳感器處理等功能,而編程示教盒完成信息的顯示和按鍵的輸入。

國內自動焊再制造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近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讓世界眾多發展中國家驚羨。歐美國家甚至有“中國威1脅論”的觀點。然而飛速的發展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數年來,中國在世界上一直扮演者供應大國的角色,中國的資源儲備正一步步減少。功業機器人是由機械手、控制器、驅動器、示教盒四個基本部分構成。有稱,中國如果繼續在如此粗放的經濟發展道路上走下去,無異于飲鴆止渴。這嚴重威脅著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