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在選擇液體水泥助磨劑時,從對社會環境和人體健康的角度來考慮,應選擇無毒、無刺激性氣味的產品;從確保加劑量的準確性與穩定性來說,盡量選擇無沉淀、粘度相對較小的產品,避免沉淀物堵塞液泵,防止生產過程中臨時停料,而停劑之后停料的情況下,助磨劑易粘、糊磨頭物料而影響正常下料。選擇好的助磨劑要遵循的一般原則主要有:(1)選用助磨劑時,應要求助磨劑供應商,提供國家相關部門有資職認可的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認證證書及助磨劑質量檢測報告。
水泥助磨劑多功能化發展現狀
1.水泥企業需求狀況
市場是水泥助磨劑行業發展的導航儀。根據筆者近幾年的調查和分析,水泥生產企業對水泥助磨劑的需求大致分為4類:
(1)要求提高磨機產量15%~20%,以提產為主要目的。這類企業大約占5%~10%。
(2)要求增加混合材6%~8%、提產10%左右,以降低成本為主要目的。這類企業約占65%~70%。
(3)要求提產10%左右、增加混合材2%~4%、水泥性能(需水量、凝結時間)基本不變,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一定要保證水泥質量。這類企業約占15%~20%。
(4)其他特殊要求,如延長水泥凝結時間、減少坍落度經時損失等。這類企業約占5%。

使用方案生產液體水泥助磨劑用此原料,可以完全替代原配方中的三乙chun胺類組分,也可以部分替代三乙chun胺,建議完全替代原配方中的三乙chun胺。替代后,生產出水泥助磨劑的成本更低、性能更優、適應性更強。
我國部分水泥生產企業對使用水泥助磨劑后所產生的社會效益關注不夠,是否使用水泥助磨劑,主要取決于企業能否獲得直接經濟效益,而一些常用的醇胺類水泥助磨劑,由于成本較高,使用此類水泥助磨劑后,水泥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夠大,這些企業就沒有積極性,或者只是在水泥銷售旺季使用。所以在選擇水泥助磨劑時,要嚴格考察助磨劑生產企業的工藝狀況、科研開發能力等,看其質量控制體系是否健全、質量控制手段是否到位,以確保水泥助磨劑產品質量均勻穩定,選擇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論證的企業。
使用助磨劑所產生的效益是多方面的,不只是降低熟料一項,產生的經濟效益也不僅僅是熟料與混合材的差價。但對水泥企業而言,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同時獲得上述所有效益,只能是通過企業自身的努力,結合其在生產、銷售、能源供應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靈活地使用助磨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助磨劑的作用。使用助磨劑生產的水泥具有較低的壓實聚結趨勢,從而有利于水泥的裝卸,并可減少水泥庫的掛壁現象。
國內使用水泥助磨劑的水泥企業越來越多,隨著原材料價格及運輸費用的上漲造成水泥熟料價格的不斷攀升,促使水泥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利用水泥助磨劑來降低水泥熟料,甚至要求相同的水泥強度等級降低水泥熟料10%以上。降低熟料,依靠水泥助磨劑是不夠的,肯定要在助磨劑產品中復配激發劑;但是目前相當部分的激發劑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耐久性能不利,我認為:如果要加激發劑,也要加人能夠后期激發混合材的強度并無損于混凝土耐久性的產品。作為一種化學添加劑,助磨劑能改善水泥顆粒分布并激發水化動力,從而提高水泥早期強度和后期強度。
目前,國內使用水泥助磨劑的水泥企業越來越多,隨著原材料價格及運輸費用的上漲造成水泥熟料價格的不斷攀升,促使水泥企業為了追求利潤而利用水泥助磨劑來降低水泥熟料,甚至要求相同的水泥強度等級降低水泥熟料10%以上。降低熟料,依靠水泥助磨劑是不夠的,肯定要在助磨劑產品中復配激發劑;但是目前相當部分的激發劑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耐久性能不利,我認為:如果要加激發劑,也要加人能夠后期激發混合材的強度并無損于混凝土耐久性的產品。除水泥助磨劑本身要符合JC/T667-2004行業標準要求外,加入助磨劑后生產的水泥必須符合GB175-2007要求,特別是有害成分氯離子含量必須≤0。
隨著水泥助磨劑在生產中應用的日益增多,1995年中國建材研究院根據美國ASTMC456水泥工藝外加劑標準制定了我國個水泥助磨劑標準。由于當時缺乏助磨劑的使用實踐,所以該標準在內容上完全與美國的一致,只是檢驗手段采用了我國的標準方法,標準的名稱也只加了“粉磨”兩個字,稱為《水泥粉磨工藝外加劑》。明顯改善磨內物料流速,提高磨機臺時產量,同時解決諸如包球、糊磨、磨內通風不良等工藝問題。這個標準代號為JC/T667,從1997年開始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