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回來的路上,風已很大,已走出老遠,身后仍清晰地傳來了湖水拍打堤岸的聲音
一個聲音接著一個聲音,次第的傳來,仍然是千年不變的節奏,仍然不急不緩地吟唱
2018年5月,兩人坐火車赴洛陽結婚,知音說:“當時公益圈的一個老師在洛陽組織了一個殘疾人的集體婚禮,所以我們兩個就報名參加了,那場婚禮有35對殘疾人結婚,現場來了2000多人,非常熱鬧
”回到廣州,兩人邀請了公益圈的朋友在海珠區的一家飯店吃了一頓飯
知音也見到了小彭的父母,隨后又帶著小彭回到贛州老家見他的母親
從那之后,兩人的父母和親屬都沒再反對
“他們過年前還過來幫我們賣花,我們也去番禺那里拜了年,她父親對我特別照顧
”知音告訴記者
桌上,一杯白干,醇香四溢,引著我思緒的翅膀,在無限時間與空間里,自由自在地翩翩飛翔——我想起了古人杜康
杜康先生對中國傳統的農業文明的偉大貢獻,遠不止于杯盞斗卮
傳說中的這位杜先生,集天地日月陰陽五谷之靈氣與精華,創造出一種能沖動血脈刺激神經寄托情感排遣憂悶的美妙泉液,使得現實生活里許多性情中人,終生貪嗜沉迷,跳不出一個小小的卻又空間無限的杯中乾坤
杜康這物,是激活生命的電,是燃燒熱情的油
它能使人英勇無畏,武二郎十八碗而過景陽岡,憑其壯膽;關云長片刻斬華雄,溫酒行義
它還能使人豪情頓生,曹孟德橫朔賦詩,對酒當歌;岳鵬舉振臂高呼:“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它能使人生情趣陡增,柳郎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易安沉醉迷途,小船兒葦蕩中驚起鷗鷺
它也能使人文思泉涌,李太白斗酒詩百篇,世人耳熟能詳;陶淵明葛巾漉新醅,感嘆“心遠地自偏”
它更能使人顛三狂四,濟公和尚一手搖破扇,一手不離酒葫蘆,以怪誕行為闡釋佛家真諦;懷素先生狂舞狼毫,滿紙流淌出中華書法的奔放線條……佳釀美美,佳話多多
人們用這瓊漿玉液,把人生演繹出異彩紛呈的格外境界,壯懷激烈,慨當以慷
初逢杜康者,一口下喉,必有辛辣之感,繼而又覺苦澀滿嘴
這便是生活的辛苦味道
酒便是你品味和咀嚼生活內涵個中真味的選擇之一
或喜或悲,或餞行或接風,或久別遇友,或獨遣寂寞,名目多而實質一,莫不三杯兩盞,能御晚來風急,豐富生活的內容和生命的意義
酒分貴賤,飲法有異
“小資”男女,或曲水流觴,或醉臥山亭,或坐于霓虹燈閃爍的朦朧窗前,弄半杯紅紅黃黃藍藍綠綠的不中不洋之物,慢啜細品
“大資”豪紳,開口便人頭馬XO,如同喝礦泉水一般
而如我等引車賣漿苦力“無資”之輩,偶在大排擋前,昏黃的街燈下,呼朋約伴,吆喝幾扎啤酒,就著幾串燒烤,猜拳行令,熱鬧一番
更多的是回到蝸居,自斟半碗,就幾口泡菜
有興致時,帶哼幾句不知名的小調,或再配一盅釅茶,瞅上幾眼電視的球賽轉播
這生活的美妙泉液,使人釋放出一天的勞累,令人格外愜意
至于酒類繁多,什么黃酒米酒葡萄酒,至于酒能入藥,李時珍孫思邈有典所記,至于酒能淆亂心性,酒能祭祖祀神,或者能使蠢笨者聰明,或者使聰明人愚蠢,等等,在這篇短文里,我將不予涉及
但我強調這杜康之物,作為農業社會的象征,還承載濃濃的鄉情
山西人夸汾酒,河南人夸羊河大曲,貴州人夸茅苔,宜賓人喜五糧液,瀘州人喜老窖,成都人喜全興大曲,德陽人喜劍南春
“誰不說家鄉好”,誰不說家鄉的酒好呢?人和人的往來,人和情的糾纏,情和情的聚散,織就一張農業和血緣的交通網絡
每一站臺,甚至沿途,都飄散著濃郁的酒香
涪源小城曾有家老酒廠,一直沒有知名品牌
十多年前,廠長辛女士廣征酒名,我作為一介鄉村耕讀之人,也胡謅個“涪源春”湊數,可終未入選
有位老先生取名“報恩酒”,一標中的
銷售立刻如芝麻開花,人們贊賞,領導高興,于是更廠名為“報恩”
細細想來,“涪源春”固雅,卻無新意
“報恩酒”其實俗些,卻不乏特色
城中有著名的報恩古剎,紅墻碧瓦,古柏參天,漾溢著厚重的幽香的歷史韻味
寺內有“范公”古井一眼,泉洌而酒香,名出有典
再則,國人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之古訓,中國作為農業社會特征的傳統節日又多,端午、中秋、春節,多為家人團聚,子女盡孝之時,鄉情親情,沖這名,“報恩酒”便成了首選之禮
酒因孝而飲,恩因心而生
報恩古寺,本為土官報效朝廷恩典而造的祈福之所
因寺而名酒,當屬倡導古樸純正的文明故俗道德倫常之風,也算精神文明建設,這是古人杜康先生也未料及的
縱是料及,也當理解甚至贊賞的
辛女士尋城中文化人,或詩或書,以誌盛舉,我有幸忝列,便胡謅了兩節順口溜:
這一次由于培養和訓練,到達了海南京大學學
書院很大,比我往日的書院大太多太多
書院里有湖,很美的湖,不妨本影時髦船塢的湖
已經的母校連個池塘都沒有,這才是大學啊,充滿大,大到不妨包含百般理想、大到不妨包含一切的芳華費解、大到不妨裝下一切人的芳華
我被吸引在畫中,久久佇立在旁邊凝視著畫布一角的那束山茶
真美!真不知道如何稱贊它了
我是作為一個朋友的身份來拜訪畫家的,畫家的畫正在當地的小城里進行著展覽
但由于真正喜歡藝術的人并不多,尤其是繪畫這一行的,來看畫的人并不多
所以,我自然就成了畫室的主賓
她的室內掛滿了畫,然而我走了一圈,就停在那幅左上角有著山茶花的油畫前
在畫前我左轉右轉,朝上朝下地打量,然后盯著那束山茶,目光瞬也不瞬,恨不得就把那塊山茶剪下來,私自收藏起來
畫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意,爽朗地笑著說:“你喜歡么?喜歡就送給你!”我笑了,指著山茶花,說,“我最喜歡的是這左上角的野山茶
”然而,畫家的笑容卻慢慢收斂起來
我想,也許,我應該喜歡的是整幅畫,或許,正是因為那幅畫的暗淡的背景才襯托了山茶花的明亮
或許,我根本一點也不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