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加群主微信zx803011或zx803055手機app俱樂部里打,群內結算加不上微信就加QQ:2521077636如果添加頻繁就換一個加/> 過國慶的時候,我們提前給母親做了八十歲生日。 八十歲的母親,門牙沒了,邊上的牙齒也都松了。飯不能煮得太硬,菜也是煮得越爛越好,喜歡喝稀飯喝湯。眼睛得了白內障,動了手術,視物還是有些模糊。腳沒勁了,走路時,那腳是挨著地面拖,活脫脫就是老阿奶走路了。 母親是在我生日前三天來我家的,從大哥家和大哥一塊來的。過完我的生日,母親沒有和大哥一塊走,高高興興地留在了我家。 母親還是閑不往,總和我搶著洗碗、掃地、擦桌子。母親洗過的碗還是油膩膩的,碗里的飯粒子東一顆西一顆。母親掃地有些費勁,腰彎一會子就得直起來,掃地掃不干凈,也就很自然了。擦桌子也是,總是把瑣屑子從桌子的這一邊帶到另一邊,擦過來擦過去,那些瑣屑子全還在桌上,擦了等于沒擦。母親要做,我不好不讓她做。只好盡量不著痕跡的,把母親做了的事自己再做一遍。一次、兩次,母親覺察到了。我尷尬不好意思,母親的臉上則很明顯地寫著失落。我想解釋,想安慰母親,卻又不知怎么說。 母親不只閑不住,還在家里坐不住。如果我不去學校不去公司,做完了家務活后,想上網玩玩、看看,她老人家一準是要我陪她出去走走。話還講得蠻藝術,“總看電腦,眼睛怎么受得了。”“總坐著,也要活動活動。”(母親說的是客家話,有些字打不出來,只好做些改動)。所謂陪母親出去走走,也只是去菜場買菜、去超市買東西時,讓她跟我一起去。因為母親的眼神不太好了,總擔心她走路時會碰著磕著哪里,所以一走出家門,我就會很自然去牽母親的手。開始時,母親還有點不習慣,總企圖摔開我的手。自己走了幾步,遇有點小坎,就趔趄著,才不甘心地把手放在我的手上。小巷里有認識我的大姐阿姨,見我每天都牽著母親的手,慢慢地走過,就是買了東西回來,手上提了很多東西,還是一手牽著母親,都說表揚話。“真是孝順的女兒。只見做媽的牽著孩子的手,少見長大了的女兒牽著媽媽的手。”許是別人對我的表揚讓母親聽了很受用,多次以后,她老人家竟是很喜歡被我牽著手了。母親被我牽著的時候,身子不會緊緊地挨著我,總是往開里走,弄得我要多費些勁拉著她,一兩個小時下來,手臂都是酸的。我無怨怪。尤其是看到母親低著頭,很緊張很小心地邁著步子的時候,我的腦子里總會浮現女兒小時候,我牽著她在路上走,女兒不老實,一蹦一跳的情景。——我不知道我小時候,是不是也如同我女兒——被媽媽牽著,一點也不老實。 母親不只是勤勞的本色不變,勤儉的本色也沒變。母親大便有些燥結,我買了香蕉、柿子,每天要她吃兩支香蕉、一個柿子。母親舍不得,我不把香蕉柿子塞到她手上,光用嘴喊她是不會自己去拿著吃的。家里有蜂蜜不肯喝,非得要我去超市給她買黃沙糖。我不聽,她就生氣。“你有兩個錢也得省著點花,姍姍讀書還要得是錢。”對我隔天就用電砂鍋燉湯也有看法。“就用高壓鍋燉要不得?用電砂鍋一燉五六個小時,要好多電。”圣誕節那天,我去肯德雞買了漢堡、雞塊、蝦球,一共花了八十幾塊錢。當母親問我要好多錢時,我攔腰砍了一半,母親卻還是說我浪費。 母親年齡老了,腦子沒有跟著老,這是最值得我們做兒女的慶幸的。證明母親的腦子沒有跟年齡一塊老去的,是她老人家講話的清晰和利索。她說人老了不中用,“打屁打出屎,撒尿弄濕鞋”。“人老顛狂,樹老葉黃”。跟我嘮叨我小時候的一些事,她就說“嘴閑發光,手閑抓癢”。我老公煙癮重,一個晚上看電視要抽五六支煙。母親悄悄地跟我說,“抽那么多煙有什么益處,沒個香沒個甜,幾十塊錢一天,買別的東西不好。”我女兒貪玩花錢大,她就說我女兒。“不要做馬屎兩面光,繡花枕頭一包糠”。連“少時不努力,老了徒傷悲”這樣的話也會說,讓我生出一種‘原來我的母親并不是一個無知無識的鄉里老婦喲’的感慨。 昨晚,母親和大哥一塊坐火車去深圳了。侄兒說深圳比湖南暖和,特意要母親去他那里過年。 上午邊做家務邊開著電腦,心里總惦著一件什么事。十一點,給深圳侄兒家里打了一個電話。電話是大哥接的,說是剛進門。和母親說了幾句話。母親沒說深圳比湖南暖和多少,反叮囑我要我注意身體。 母親,百歲。 走在大街上,天還未黑透,天際還殘留淺淺白光,有風,微涼,但仍瞥見很多衣著長褲長袖的路人。這和廣東的氣象各別,在夏季的黃昏,暑氣還未退去,廣東的晚上是酷熱的,略微走遠一點,城市冒汗。 回抵家,已是更闌。翻開家門,張杰在沙發高等我,我說:“這么晚了,還沒睡啊!”“這然而匹配此后,你第一次這么晚回顧,如何也不給我打個電話啊!” 從來是為作品執導的戀情笑劇《陸垚知馬俐》加油,而劇目播出當天湊巧是作品的華誕,這份情意滿滿的華誕禮品也讓作品特殊沖動,發微博表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迭百何送我歌。” 然而在這樣狹小的面積里,卻有兩棵小棗樹生長在那里,兩棵小棗樹長勢相當的旺盛,每年都會結出很多的棗。每當兩棵小棗樹結出一樹鮮紅的棗子時,母親總會嘮叨著說:多虧了你爺爺當初種了這幾棵棗樹,可惜啊,當初蓋房子礙事刨了兩棵,要不然結的棗還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