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厚昌學院
不管你承認與否,OCPC已經是目前投放界的“頂流”
但效果問題仍然是大多數投手無法攻克的難題,但是在我看來,越是想要攻克一個難題,反而越容易深陷其中,當局者迷亦是如此。
很多人都進入一個誤區,他們認為跑OCPC是一個二選一的必選題,要么機器搞定我,要么我被機器搞定。
其實不然,只有和平共處才能出現多贏的局面,所以投手們應該關注的不是如何搞定機器來提升效果,而是要研究如何實現人工與智能的完美結合,借助智能算法讓效果更大化。
01智能出價的三方博弈以謀士的視角來看,搜索引擎營銷的本質是有三個參與者:平臺、企業、網民。

平臺需要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多的用戶量、更多的賬戶和消費,所謂的用戶體驗,就是用戶通過搜索之后能夠很快的找到答案。
但如果反之,用戶在百度搜索之后找不到答案,出來的結果要么語言不通,要么都是錯別字,用戶體驗值下降,最直觀的就是用戶流失率增加,這對平臺來說,是致命的。
企業需要更多的展現,把廣告展現出去,更多的點擊,換來更多的線索,完成銷售業績。
網民則需要更好的瀏覽體驗,搜索一個結果能夠在短時間內找到有效信息,更快速的解決問題。
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三方博弈的局面,在場博弈中沒有絕對的優勝者,每個參與者都有自己的目的,如果投手只考慮一個方面,一定是沒有量的。
如果做競價,從企業出發,寫的創意用戶看不懂、不點擊,即便平臺給了你十萬次展現,但只有兩次點擊,那對用戶來說就是一條無效的廣告,對于平臺而言,自然會以用戶體驗為基準。
這就是為什么有很多投放包剛建包的時候,第一天有消費,到了第二天就沒有了,很大概率就是因為創意太差了。
或者經常出現的明明出價很高,但平臺就是不給你分配流量,原因亦是如此。
創意,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另外一種可以稱之為“弱轉化頁面”。
創意有人點擊,用戶被創意吸引點擊進入頁面,但是根本沒有找到他想要的內容,解決不了用戶問題,很快就出來了,在賬戶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光有點擊沒有對話,成本也會超高。
用戶體驗差、平臺傷害大,這就是一個弱轉化頁面的影響。
所以創意和頁面也是OCPC智能投放的兩個核心要素,給大家分享一個投手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公式:
ecpm=轉化出價*預估點擊率*預估轉化率*1000
你可以把ecpm理解成平臺對你廣告質量的判斷,轉化出價是一方面,預估點擊率和預估轉化率也非常重要。
02OCPC的黃金三要素根據上面我們提到的創意和頁面,分別就對應了投放中的點擊率和轉化率,加上展現量,三者共同構成了OCPC的黃金三要素:
展現量一定是OCPC的第一要素,沒有展現量即便是模型再聰明都沒用,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點擊率決定你的廣告能否吸引到用戶,沒人點的廣告對平臺、對用戶沒有正向幫助,怎么能有效果呢?
轉化率則是智能出價中最重要的一環,扶不起的阿斗被拋棄是必然的。
到現在百度競價經過了三個時代,1.0時代,有排名就意味著有效果;2.0的細分流量時代,普遍不會盲目出價,關注點開始轉移到創意、頁面。
現在則是3.0的智能+轉化時代,這個階段是放量為主,因為進入存量時代,行業競爭大,如果還是每天做否詞、暫停關鍵詞、做收量操作,你就會發現,消費一天不如一天。
03OCPC的拓量核心OCPC本身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奇,建一個包,一天就能消費兩三萬,沒那么簡單!
它只是在幫助我們優化出價、匹配模式的環節,至于起量不起量,它只占50%的因素。
除此之外,賬戶結構、選詞、包括創意樣式、頁面內容,及轉化點的設置,這些都對起量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建策略前不要一不起量就認為是平臺的問題、認為平臺沒有流量,首先要排查下自身的原因:
關鍵詞選得對不對?賬戶結構是不是清晰?
有沒有按照PC/移動端,單獨地劃分計劃?
競價創意寫得怎么樣?吸不吸引人?
頁面自己能不能看得下去,自己是否都會進行咨詢?
想要OCPC賬戶快速起量,這些是你建立策略之前需要做的工作。
建策略時建立策略時,影響OCPC賬戶快速起量的因素主要體現在:
1)流量范圍選擇,流量范圍選擇的大小?
2)計劃綁定數量,綁定哪個計劃不綁定哪一個?是綁定3個還是30個?
3)出價方式選擇,選擇放量模式、選擇目標轉化成本,還是選擇增強模式?
4)出價金額設置,是出200,出50,還是出10塊?
這些都是影響到百度競價OCPC賬戶起量的重點因素。
建策略后建立策略后,影響賬戶起量的因素,主要體現在心態和賬戶調整上:
心態調整不到位,總想著對賬戶100%掌握;
優化操作不合理;
建包后收量操作較多;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OCPC包建立之后,第二天發現有不相關的詞,然后去否掉,第三天發現有不相關的搜索詞,趕緊去做短語否定,然后暫停關鍵詞,做了一堆的收量操作,甚至還去降價,然后發現沒有量了。
很多時候我們在調賬戶的時候會急功近利,成本高不能忍、流量雜不能忍,成本高就降價、流量雜就否詞、這么一頓操作下來,其實是自己把流量給拒之門外了。
一方面我們想著去放量,另一方面實際上做的都是收量的操作,自然不會有放量的效果。
對于OCPC大家就記住一句話:永遠不用把某一個時間點、某一次點擊、某一次轉化的成本當成結果,因為OCPC是衡量一段時間內的成本和效果的。
以上就是OCPC的三方博弈,黃金三要素決勝負!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喜歡。


